本书对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核心素质的智慧化培养理论和大数据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全书共六章:第一章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学生素质管理的理论、做法和模式;第二章梳理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经验,归纳出后期需解决的问题;第三章对职业核心素质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实践依据和规则;第四章分析了职业发展核心素质培养大数据模型,介绍了模型评价机理;第五章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大数据智能化培养路径,对多校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第六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本书适合从事学生智慧化培养研究的相关人员以及职业院校从事学生管理和评价的工作人员参考,也适合在校学生学习使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建立健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机制,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和高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所在团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聚焦“学生职业发展核心素质”,依托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研究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评价问题,并以大数据技术为突破口,对当前高职院校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评价进行了创新,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本书的核心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核心素质体系。作者所在团队通过分析相关理论,构建对应的数字评价模型,从多个角度对智慧化培养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探索,并研究了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素质管理模型。本书首先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主要涉及学生素质管理的理论、方法和评价模式;其次,分析了国内外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现状,发掘出共性问题,将其列为后期需要着手解决的研究点;接着对职业核心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总结和归纳了相关实践依据和规则;然后,在上述基础上,构建了职业发展核心素质大数据模型,包括指标设置、数据采集及分析,以及综合评分体制;之后,基于大数据模型,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质智能化培养理论和模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多个样本学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本书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的刘宏宇教授担任主编,团队成员包括吴焱岷、张铁力、黄婧雯、邓剑勋、李汶沁、白锐、王菡、程瑞雪、郎捷、唐吕俊驰等。
本书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刘宏宇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项目的实践成果汇编,也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承接教育部“提质培优”项目任务的研究成果之一,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武春岭、童世华、何光明、徐继燕、张华敏等专家学者的悉心指教,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期不断完善。
作 者
2023年3月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职业教育 1
1.1.2 职业教育的目的 2
1.1.3 聚焦职业素质 3
1.2 研究意义 4
1.2.1 国家的重视 4
1.2.2 智慧化培养的出现 5
1.2.3 学历本位的转变 6
1.3 学生职业发展核心素质与智慧化培养的关系 6
1.4 相关研究回顾 7
1.4.1 第一阶段 8
1.4.2 第二阶段 11
1.4.3 第三阶段 13
第二章 国内外职校学生培养分析 17
2.1 国外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现状及实践经验 17
2.1.1 德国的职业教育 17
2.1.2 美国的职业教育 22
2.1.3 英国的职业教育 26
2.1.4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 32
2.1.5 日本的职业教育 36
2.2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40
2.2.1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40
2.2.2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 43
2.2.3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现状 47
2.2.4 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50
第三章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理论发展与实践 52
3.1 职业核心素质概念界定 52
3.1.1 职业 52
3.1.2 职业发展 53
3.1.3 核心素质 56
3.1.4 高职学生职业技能核心素质 56
3.2 职业素质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57
3.2.1 职业人才素质发展变化中的教育活动考察 57
3.2.2 职业与教育互动中的职业核心素质及其价值 59
3.3 学生职业核心素质相关理论与模型概述 63
3.3.1 学生职业核心素质相关理论 63
3.3.2 学生职业核心素质相关模型 65
第四章 职业核心素质大数据模型 73
4.1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模型构建的理论分析 73
4.1.1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73
4.1.2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与人职匹配理论 74
4.1.3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与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 76
4.1.4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与人际关系理论 76
4.1.5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与双因素理论 77
4.1.6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与职业生涯发展观 78
4.1.7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与职业生涯辅导理论 78
4.2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模型构建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79
4.2.1 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 79
4.2.2 模型构建的主要方法 82
4.2.3 模型构建的步骤 84
4.3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指标体系 100
4.3.1 个人特质 100
4.3.2 知识与技能 102
4.3.3 人际关系能力 103
4.3.4 客户导向 104
4.4 职业核心素质模型的构建 104
4.4.1 问卷的设计 104
4.4.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106
4.4.3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06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的职业核心素质实践 117
5.1 学生职业素质智慧化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117
5.1.1 智慧时代推进学生职业素质信息整合 117
5.1.2 智慧时代引领职业素质培养方式变革 120
5.1.3 智慧时代对职业素质培养提出新要求 126
5.2 学生职业素质提质培优目标和内容建构 133
5.2.1 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目标 133
5.2.2 学生职业素质提质培优 136
5.2.3 构建“体系—模块—项目”多层级“三全育人”体系 138
5.2.4 构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融合格局 140
5.3 基于职业素质的提质培优大数据匹配模型 150
5.3.1 职业素质的内涵 151
5.3.2 传统职业素质培育模式中存在的误区 151
5.3.3 基于职业素质的质量优化匹配模型的构建 152
5.4 职业核心素质提质培优模型在部分高校的应用效果 155
5.4.1 整体落实情况 156
5.4.2 智慧化育人内容 157
5.4.3 智慧化育人保障 160
5.4.4 智慧化管理系统 163
5.4.5 智慧化育人特色 164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69
6.1 研究结论及实践经验 169
6.1.1 研究结论 169
6.1.2 实践经验 175
6.2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177
6.2.1 存在的问题 177
6.2.2 未来展望 178
参考文献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