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大夏书系·扎根中国大地做教育:30位一线教育家的实践轨迹 读者对象:中小学教师
他们,是为教育发展倾情付出的梦想家;他们,是教育改革创新中的实干派;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们,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管理中不断探索;他们,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拥有唤醒儿童的魔力;他们,扎根中国大地,是为教育改革发展默默付出的优秀榜样……本书系“《中国教育报》四十年文存精选”丛书之一,精选了《中国教育报》创刊40年来寻找、对话和报道的一线教育家张桂梅、于漪、李吉林、魏书生、孙维刚等,与读者们分享他们的教育实践轨迹和教育心得,助力一线教育者不断进步,走向优秀与卓越。
·教育家精神落地之作!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转化为每一位教师的具体行动。
·分享名家名师的教育实践轨迹,助力一线教育者走向卓越!
·品味传奇教育经历,重塑教育理想,扎根中国大地做教育!
·通过分享张桂梅、于漪、李吉林、魏书生、孙维刚等30位一线教育家的独特教育历程、探索精神以及典型案例,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为教育的发展与创新贡献力量。
主编
张东,中国教育报融媒体深度中心副主任,深度版、人物版主编,副编审。曾为中国教育报新闻采访中心、环球科教部记者、编辑。在担任该报环球周刊责任编辑期间,专访过芬兰、新西兰、爱尔兰等国教育部部长及多国大学校长。
副主编
梁丹,中国教育报融媒体深度中心记者、编辑。2019年进入中国教育报,主要从事新闻采写工作,关注领域有中小学科学教育、高中特色办学、拔尖人才贯通培养、高校综合改革等。
刘博智,中国教育报融媒体深度中心编辑、记者,副编审。曾任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舆情内参执行主编,中教传媒智库内容总监。关注领域有教育舆情分析与危机应对、教育数据开发与应用、中小学办学特色、区域教育与学校发展规划等。
目 录
01 崇高的献身精神——记山区女教师覃申媛1
02 开拓者的风范——记上海市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于漪13
03 献身教育事业的人——记特级教师魏书生25
04 他把心掏给孩子——记全国优秀班主任、河北省香河县梁家务乡岭子小学教师武兴元31
05 奔腾的涌浪——记“情境教学法”创立人、特级教师李吉林39
06 唱响在青海高原的教育诗——刘让贤写真47
07 焦裕禄式的教育局长——胡昭程63
08 折得东风第一枝——记特级教师、北京二十二中教师孙维刚73
09 讲台上的堂吉诃德——一个理想主义者遭遇的现实教育困境85
10 对教育的爱永远输送不完——记云南省华坪县“儿童之家”院长、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95
11 乡村教师仲威平的8万多公里101
12 吕型伟:在教育世界里活了两辈子111
13“干教育是个良心活儿”——追记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121
14于平常之中显非常之功——记潍坊新华中学校长付霆129
15热爱每一株幼苗的“教育农夫”——记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135
16吴国平:走向自觉,缔造奇迹139
17 一位退休名校长的扶贫战役——贵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的支教故事145
18 李树花:勤奋树人,静待花开157
19潜心均衡优质,为祖国育人才——记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燕立国163
20扬师生之长,领全面发展——记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校长高琛169
21大爱洒苗乡,忠骨埋黔山——追记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小学副校长、从江县大歹小学第一校长王玉175
22三封信里“看见”袁卫星181
23包瑞:志在天涯何惧远187
24李建华:我的秘诀是温度和故事193
25龙继红:探寻教育的人文性199
26邹亮:一根跳绳带来的突围之旅205
27张基广:办孩子味、泥土味、中国味的教育209
28李新生:惟勤惟志,向新而生215
29苗禾鸣:带动集团校从数量“裂变”到内涵“聚变”221
30杨培明:向美而行227
开拓者的风范
——记上海市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于漪
本报记者·陈亦冰 通讯员·王厥轩
编者按
从教近70年,她从未离开讲台。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她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她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她就是被誉为“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的于漪。
201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给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佩戴上金色的“人民教育家”奖章。这是共和国首次颁发“人民教育家”这一国家荣誉称号,于漪作为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获此殊荣。她的教育事迹和贡献永远写在了共和国史册上。
于漪,上海市杨浦中学特级教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语文学会会长,近年来,又连续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个人、上海市劳动模范。
在这么多荣誉面前,她没有在过去成绩的花径中流连,而是选择了一条开拓进取的道路。
让学生心中充满希望
人们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无愧于这一崇高的称号?多少年来,于漪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她认为,人民教师的思想要有时代的高度,他的工作才会有开拓的光彩;教师的教学要有时代的活水,教学的生命才不会枯竭。
一篇语文教材,不仅是昨天的记录,而且是今天的启示。无论哪一篇教材,到了于老师的课上,都会给学生带来新的思考。
有一次,她让学生写一篇歌颂祖国的作文。结果学生都写不出来,他们说:我们不了解祖国的历史,写什么呢?
于漪深深地理解自己的学生,也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担子有多重。她要通过优秀作品来打开学生的眼界,让他们了解壮丽的祖国山河,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泰山极顶》是篇诗情浓郁、结构精巧的散文。于漪精心绘制了一幅彩图,引导学生读文看画,跟随作者的足迹步入画境,观赏沿途美景;又以杜甫的诗《望岳》激发学生“会当凌绝顶”的志趣,开拓“一览众山小”的胸怀。同学们在于老师的引导下,目观“奇峰”“怪松”,耳听“流水”“松涛”。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中,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她还自编阅读教材,教学生读了142首名诗佳词,从中欣赏湖光山色。但是光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是不够的,于漪还善于运用课文内饱含的真挚感情,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一次讲杨朔的散文《茶花赋》。“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有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界的人民……”于老师站在讲台上,满怀深情的语言,一下子就激动了年轻人的心。作者久在异国的乡恋,随着教学的推进,时时唤起同学们身在祖国的自豪之情。在“春深似海”的意境中,师生和作者一起饱览现实生活的美,受到精神上的陶冶,教室里充满了融融春意……
于老师又在黑板上挂出一幅绚丽的茶花图,画上那乍开的童子面茶花,象征着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年轻人被征服了。课文中的那情、那景、那人,连同眼前的花,全都深深地印刻在每个人的心上。
80年代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他们敢想敢说,他们抨击官僚主义,鄙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然而他们经验不足,视野不宽,难免产生片面性。
于漪意识到必须教他们学会正确看待世界。“要让我们的学生心中充满光明,充满美好的希望。”于是,她努力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高尚的人、高尚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他们思考人生的意义,树立远大理想。
《七根火柴》是一篇感人肺腑的短篇小说,文中无名战士牺牲时的情景,更令人久久难忘。按照一般的提问法,在讲解时可以问:“课文怎样描写无名战士临死前的言行?”或者问:“无名战士牺牲前说了什么话?做了怎样的动作?表现了怎样的思想?”于漪觉得这都不行。前者只在写作技巧上打转,后者虽然把提问的角度转到了无名战士身上,但开掘不深。于是,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留给人间的最后动作是什么?这些言行显现了他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精神?和一般人相比,他的伟大之处在哪儿?”这些问题,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使学生能够从战士的言行中受到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
学习《岳阳楼记》,她采取了一解、二评、三想、四写的教法。先让学生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产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再评范仲淹彼时彼地提出这个抱负的积极意义;三想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培养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情操;四写自己的壮志,如何坚持革命的“苦乐观”,如何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这样有步骤地让文章的主题在学生脑海中反复浮现,并注入新时代的内容与要求,学生受到的教育是终生难忘的。
艰辛的探索
于漪的课熔科学与艺术于一炉。有人说她天生是个语文教师。其实,像不少有成就的优秀人物一样,于漪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也经历过迷茫的徘徊和艰辛的探索。
于漪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一开始被分配教历史。1959年改行教语文。拿起语文教材,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她说不出;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毛病在哪里,如何评讲,她也说不清。她走上讲台,竭力想把课文分析得清楚一些,可说了半天,学生依然迷惑不解。下课了,她感到从未有过的疲劳。
于漪没有气馁。白天,她站在窗外,看其他教师是怎么上课的;晚上,她啃着从图书馆里搬来的一厚叠参考书,仔细琢磨。原来,分析课文得先解题,介绍时代背景;再讲解生字难词,划分段落;然后讲读分析,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最后解答练习,布置作业。她兴奋起来,仿佛找到了走出迷宫的门。她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学生们听得很专注,记得很仔细。但没过多久,学生不注意听了,有的干脆趴在桌上了。课下她也听到有学生在议论:“讲得倒清楚,但就是提不起劲。不像上数学课,脑子自会跟着老师转。”
于漪躺在床上,辗转难眠。语文课怎么这么难上?看来自己并没有真正找到语文教学的“门”。
她披衣而起,翻开了当年读过的《教育学》:“一般地说来,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作为一个教师应当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读着读着,于漪的心开朗起来。她定了个自学计划: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二、学习与教学相关的基础知识,文、史、哲、音、体、美,甚至天文、地理、航海等学科也要涉猎;三、学习与研究教育学、心理学、语言教学实验的新成果,从中汲取营养。
于漪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道路上前行。一次,爱人拉她去看京剧《三岔口》。舞台上,演员没唱,就凭动作和眼神的变化,就使观众相信,这是一场抹黑的打斗。看着看着,于漪仿佛又回到了课堂上:语文教学也要这样有气氛、有效果,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艺术的启迪下,于漪开始了教学艺术的追求。声、色、形体,电影、戏剧、美术,都成了她的教学手段。
上课,虽说有预备铃,可开始那几分钟,学生的心总是拢不上来。怎样才能让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呢?于漪来了个“紧锣密鼓”。剧场里,开戏前的那阵锣鼓不是一下就把观众的心给收住了吗?
教朱自清的散文《春》,黑板上写着斗大一个“春”字。于漪朗声说:“一提到‘春’,人们的眼前就会展现阳光明媚、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景象。关于春天的景色,文人笔下描绘了很多。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同学们脱口齐诵。
“王安石在《泊船瓜州》里又是怎样描绘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同学们应答如流。
“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又怎样来描绘春雨春潮?”
全班40张嘴又吟起了佳句。琅琅诗音才落,于漪又问:“现在正是阳春三月,你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看到了哪些春景?鸟儿是怎样叫的?花儿是怎样开的?杨柳又怎样吐絮?”
孩子们愣了一下,随即小声议论起来。但没人马上举手,显然心里没有把握。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春》中是怎么写的,他写得可细致了。”于老师看准时机,顺势一转,40双眼睛全给她引到了课文上。
语文课最忌平铺直叙,而教古文往往又需要教师反复讲解,能不能改变一下这种节奏呢?于漪在教《卖油翁》时,准备了一枚铜钱,当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出示了这枚铜钱。学生边听边看,既领会了“沥”字之妙,又惊叹老翁的绝技。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画布局很讲究留白,如果画得满满的,往往给人以沉闷的感觉。于漪体会到上课也是如此,教师不能从头包到底,以讲代学,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尤其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讲《珍珠赋》一文时,于漪估计到学生不明白“芙蓉花开的日子”是什么季节,会提出问题,也估计到会有人查阅字典来解答,但仍会有歧义。而这个问题的明确,又有助于理解文章“下笔带彩”的写法,于是她决定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来“做文章”。果然,上课时有人提问:“字典上说芙蓉有两种,木芙蓉和水芙蓉,它们开花季节不同,本文究竟指哪一种?”于漪微笑着反问:“你们说呢?”顿时,课堂里热闹起来。有人引杨万里的诗句,有人举电影中的镜头,有人讲自己的亲身体验,有人以课文语句来推断。大家思维活跃,各显身手,在热烈的争论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于漪终于找到了语文教学的“门”。每讲一课,于漪就进行一次新的尝试,她一面到学生中去听取反映,一面在笔记上写下“教后感”。每有体会,就写成文字,自1979年以来,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撰写了近200万字。
在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同时,于漪也不断从实践中提炼出语文教学的新经验。近几年,她总结出了“点、线、面、体”立体化的教学方法。她认为:每个教师心中都要有全局,就是根据中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训练项目作科学的安排,这就是“面”;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课文就是一个“点”,教师上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贯穿的线索、问题的构思、词句的落实、能力的培养等等都要丝丝入扣,因为落实了每一个点,才能形成面;而各种文体、各类知识的教学,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就是“线”,每条线既有自己的序列,也有相互的关联,须统筹兼顾;各种文体的教学在各个年级的分量怎样适当,教学程度深浅怎样适度,读写怎样结合,语法、修辞、逻辑、文学怎样渗透,都应有妥善的安排;至于整个语文教学,它应该是立体的,应该把思想的启迪、志向的砥砺、情感的熏陶、知识的传授融为一体,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理知识熔于一炉,教学要有详略、疏密、缓急、轻重、起伏、主次。这些要和谐地形成一个整体,就像一首动听的协奏曲。
于漪成功了。听过她课的老师,都感受到了这种艺术的魅力。她靠科学理论的指引,凭自己的勇气和毅力,进入了左右逢源、应付裕如的天地。
生命在青年中延伸
这些年来,有多少人听过于漪的讲学,又有多少人接受过于漪精神上、物质上的馈赠,恐怕难以统计。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有人、有信来找于漪。有本区的青年教师,也有四方他乡的同行;有来自高等学府的研究生的征询,也有山村小学慕名者的请教。他们会径直闯进教室,或者堵在办公室门口,希望听于老师的课,要求于漪去他们的地区讲学。
接连不断的来访和公开教学,消耗了于漪大量的精力。同事们在为她的健康担忧,而于漪却始终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不速之客”。
育新中学的骆明珏老师有幸跟随于漪学习整整一年。她深有感触地说:“我踏上教育岗位23年,现在才明白怎样才算称职的语文教师。原以为教师的本领就在于教学水平,然而,从于老师身上,我发现除了教学艺术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教师的思想、素养和品格。”
去年春上,于漪收到一封远方的来信。一位19岁的小学女教师,向她诉说自己双耳失聪的痛苦——“听不见孩子的笑语,无法再上讲台”“命运为什么对我如此冷酷”,姑娘似乎已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于漪马上带着这封信专程上五官科医院为陌生的姑娘联系治疗。回信刚寄出,姑娘却已叩响了于老师的家门,她急得连等一封回信的耐心都没有。
当晚于漪热情地安排姑娘在自己家住下,第二天又陪她上医院找医生会诊。她觉得,这不仅是医治姑娘有病的耳朵,而且是在医治一颗失望的心。作为一个老教师,一个共产党员,她有责任让年轻的女教师,重新感受生活的欢乐,社会的温暖。
于漪把关心和帮助青年人,看作是自己的职责。她用特级教师的津贴为教研组的老师购买进修资料,为学生订阅报刊,她还为许多身居穷乡僻壤的教师,寄上了他们教学急需的参考教材和业务书籍。
1984学年开始,她又接受了带教全区21名青年骨干教师的任务。每逢周四,上午先由她示范上课,然后一起评议;下午,她为年轻人开设了教学研究专题讲座:《识质与雕塑——谈教学中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在学生心田撒播做人的良种——谈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关系》《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打开认识的窗户——谈语文教学中的观察训练》《启发学生神思飞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抓住记忆的支撑点——谈发展记忆力》《说清楚与写生动——谈表达能力的训练》《课堂教学节奏与容量——谈课堂教学效率》《课外渠道的开辟——谈语文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须有阐发教材的基本功——谈对教材的探幽发微》《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谈课堂教学设计》《用语言“粘”住学生——谈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师的智力生活——谈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敏感》。这些讲座非常精彩,吸引了每一个听讲的人。它们凝集了于漪几十年教学生涯的经验和智慧。周四下午,闻讯而来的听讲者挤满了课堂,讲座不得不从课堂移到了阶梯大教室。
果实是甘美的,花儿是娇艳的,而于漪甘心做叶片,她的生命在无数片新绿中延伸。
信念的力量
1983年4月6日,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即将闭幕。于漪登台作了题为“心中要有共产主义旗帜飘扬”的发言。
“为人师表,首要的是自己心中要有共产主义旗帜飘扬,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偷到人间,使人间有了光明,是因为他心中渴望着光明。今天,要把年轻的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革命接班人,做教师的心中就要揣着一团火。”
“我们只有信仰马列主义,热爱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光辉灿烂的前途充满信心,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民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诚,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
她的发言在会场上一次又一次地激起热烈的掌声。
正是心中的共产主义旗帜,指引于漪坚定不移,努力不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每当天蒙蒙亮,她就起床,看书学习;白天,在课间的十分钟,在食堂排队买饭的间隙,在上下班候车的片刻,她都在思考工作;夜晚,她又埋首于台灯之下,9点之前大多是备课、编写教案或批改作业,9点之后她便广泛阅读文学、哲学、历史、地理书籍,还读了许多马列著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素养。
多少年来,除了生病住院,她没有因为私事请过假。于漪身体很差,评上特级教师以后,除了教学工作,还有大量的社会活动,又要写作和外出讲学,但是她一天也没有放松过自己的学习和进修。
有关领导曾建议她不要再顶班上课,于漪则诚恳地说:“教师离开了课堂,她的教学生命也就终止了。”
年过半百的于漪深感时间之宝贵,更加快了生活的节奏。她舍不得花时间上医院看病,时常自己买点药来对付;她只觉得一天24小时太少。
去年深冬的一天。大清早,听课的人就从四面赶来,陆续坐满了教室。时过7点半,于漪还没到校,办公室的老师有点担心。几十年来,她习惯一早到校,打扫办公室,当了特级教师以后,也不例外。可今天她能赶来吗?
同志们知道,这几天于老师家里出了急事。她的儿媳病危住院动了大手术,儿子发烧卧床难起,爱人又刚出国讲学,于漪心急火燎,牙周发炎,连续几天靠打针吃药压着。可她,昨天上午照常上课,处理信件,接待来访,下午依然坐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一次又一次地仔细推敲着第二天的公开课,直到傍晚她才赶往医院,准备通宵达旦看护刚动完手术的儿媳。她太疲劳了,会不会累垮、病倒,或是出了什么事?人们焦急不安地揣度着。
然而,上课铃刚刚敲响,于老师却准时到来了。在上百名来听公开课的老师们的注视中,她走进教室。在几十名学生信任、欢悦的目光中,她微笑着走上了讲台……
公开课教的是散文诗《燃烧》。教室里响起了铿锵的声音:“……像一块煤,像一根柴,把全副身心投入焚烧旧世界的通红的炉火。给敌人恐惧,给人民光明;不停地燃烧着,燃烧着,献出自己所有的光和热。你只要一接触他,他就给你温暖,给你力量,把你的心点燃,把你的热血燃沸。谁也休想扑灭他。艰难困苦和打击摧残只能是火上浇油,使他的生命燃烧起更高的火苗……”于漪的眼神依然是那么明亮,她的话语依然是那样充满激情。学生被感染了,听课老师被打动了,而知情的同事则从于漪身上认识了真正的“燃烧精神”。
33个寒暑,于漪走过了一条不断开拓的道路,她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向上攀登。如今,55岁的于漪,额头爬上了皱纹,两鬓增添了银丝,但理想之火始终在她心头燃烧,她的生命已经与祖国的下一代紧紧相连。
一位已经成为教师的学生,在给于老师的信中说:“在中学里,您给予我的一切,它的意义不是四年,而是永远。您对工作精益求精、既教书又教人的精神,始终铭刻在我心头。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像您那样,投身到这伟大的事业中去。”
面对这崇高的奖赏,于漪说:“如果逝去的岁月可以像飞去的燕子重新归来,青春的年华可以再次度过,那么,我将依然选择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伟大的职业。”
《中国教育报》1985年4月16日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