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 1600-1763 年间建州女真从中国东北的一个地方政权崛起成为大一统帝国清王朝这一波澜壮阔的开拓史--从努尔哈赤的崛起到皇太极五征察哈尔,从顺治朝的抗俄斗争,再到贯穿康、雍、乾三朝的六次清准大战。
本书为普通大众所写,采用一手资料,站在全球宏观视角,将以往单一的中国古代史融入世界历史。写法如抽丝剥茧,把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梳理得畅晓明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不疾不徐。作者依托坚实的分析,打破常规认知,讲述皇太极如何纠正努尔哈赤的三大弊政,顺治帝对俄作战如何调兵遣将,康熙帝的军队改革,均令人信服;尤其善于考察历史细节,如书中设有八旗制度专题、清军火炮等武器详解、清准大战的对阵示意图等篇章,让读者在鸟瞰大历史图景下,获得身临其境的趣味。
?1)历史作者郭建龙鼎力推荐,知乎盐选专栏9.4高分。热度30.3万 ,400余条精彩评论。
?2)以中国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清中前期历史的细节,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以义击暴、以德服远精神。
?3)角度清奇,怪奇精彩:重新审视清中前期历史的细节,用讲故事的轻松方式,把这段混乱的草原历史整理的明明白白,让大家看到有很强国际视野的大清,而不仅仅因晚清的无能否定开国的功勋。
?4)作者多年写作功力,知乎站内好评如潮,原创内容超过 100 万字。驾驭复杂史料,考据精当、文字流畅,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图文并茂,让人们更能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印象,西方是在清朝中晚期才开始全球扩张的。
这是不太准确的。事实上,自 16 世纪初(明朝中期)开始,欧洲就如同一只章鱼般伸出数道触手,试图抱住整个地球。
宏观上看,欧洲的扩张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在空间上分为陆、海两个方向。
第一阶段为 1500 年至 1600 年,这一阶段陆地扩张的主力是沙皇俄国(1547年之前称莫斯科公国)。
今天俄罗斯欧洲部分的领土,大致以基辅所在的纬度(北纬 50)为界,以北为森林地区,以南为草原地区。1500 年的俄国,其领土仅限于森林地区,面积约为 200 万平方公里。
沙俄扩张的第一个目标是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自 1502 年(明弘治十五年)至 1556 年(明嘉靖三十五年),沙俄陆续攻灭蒙古人在该地区建立的大帐汗国、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占据了整个伏尔加河流域。之前,这里曾是金帐汗国(上述三个汗国即为金帐汗国分裂后形成的)统治的核心区域,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兼并此地,使得沙俄成为一个农耕 - 游牧二元帝国。
农耕意味着人口、城镇固定,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利于发展手工业,其中也包括火器、武备制造业;游牧意味着充足的马匹供应,是建立强大骑兵军团的基础。兼顾这两者,是 16 世纪至 17 世纪亚洲地区陆地强国的标准配置,同时期的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位于南亚地区)以及后来的清帝国,都是如此。
之后,俄国人将目光转向了辽阔的北亚。
1581 年(明万历九年),俄国罪犯叶尔马克率领 840 人越过乌拉尔山,击败了游牧于鄂毕河流域的古楚汗部(原金帐汗国一部),攻占其首都锡比尔。在当时俄国人的认知里,古楚汗统治着全部或是大部分北亚地区。所以,他们直接用锡比尔来命名乌拉尔山以东的全部地区,锡比尔的另一种音译即为西伯利亚。而事实上,古楚汗只不过是北亚大大小小的几百个部落之一。
西伯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十分有利于俄国人的扩张,其内部无天堑(高山、大漠)隔断,大部分地区实际上是三条大河的流经区域,从西向东分别为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俄国人以大河流向为指引,辅助以马匹作为不同流域之间的交通工具,征服沿河居住的原住民部落,只用了不到 50 年,就在三条大河的险要位置建立了 16 个大型军事要塞。1637 年(明崇祯十年),俄国人到达太平洋沿岸的鄂霍次克海。
也就是说,在明朝灭亡之前,俄国人就已经占据了大半个西伯利亚。
为了长久地统治此地,沙皇鼓励欧洲地区失去土地的农民、罪犯,去西伯利亚的军事要塞附近屯垦。1622 年(明天启二年),俄控西伯利亚的原住民数量为 17. 3 万,俄国人(包括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的数量为 2. 3 万。到 1662 年(清康熙元年),原住民增长为 28. 8 万,而俄国人已经达到了 10. 5 万。
广袤的西伯利亚给沙俄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进入西伯利亚后的仅仅五年(至 1586 年),俄国人就通过自行猎取、强迫当地部族上缴等方式,获得黑貂皮 20 万张、黑狐皮 1 万张和松鼠皮 50 万张。17 世纪,西伯利亚的毛皮收入占俄国政府历年财政收入的 7% 至 30% 不等。
再说说第一阶段的海上扩张,主力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1509 年(明正德四年),西班牙人埃尔南多·科尔特斯率军征服古巴岛;之后两年,葡萄牙军队相继占领印度果阿和马六甲,并将前者作为其东方殖民地的首府;1521 年(明正德十六年),科尔特斯率军征服墨西哥。
1532 年(明嘉靖十一年),西班牙殖民者皮萨罗率领 180 人进攻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印加帝国,第一战就俘虏了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之后西班牙人持续拓展,到 16 世纪中叶(明嘉靖年间),西班牙已经控制了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拉丁美洲,葡萄牙人也宣布巴西为其殖民地。
与沙俄一样,海上殖民者也从被征服地区获得了大量财富。
1503 年(明弘治十六年)至 1660 年(清顺治十七年),仅贵金属一项,西班牙就从美洲获得 18600 吨注册白银和 200 吨注册黄金。取白银与黄金 10 ∶ 1 的比值,这些金、银以明朝的计量单位两换算即为 5. 52 亿两白银,平均每年约 350 万两,相当于同期明朝财政一年货币税总收入的一半,而这只不过是西班牙殖民帝国众多的收入来源之一。
充足的财政收入,是建立强大军队的基础保障。1588 年(明万历十六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出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共有大型军舰 134 艘,装备各型火炮 2431 门,其中约 1/ 3 是 12 磅以上的重型加农炮,即后来袁崇焕在宁远所用的红夷大炮。而在当时,明军尚未装备类似火炮。
在欧洲国家陆、海两路大扩张时,明帝国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自明朝中期开始,明帝国染上了六大顽疾:北方边患、藩王耗费、军户逃亡、皇帝怠政、宦官擅权和文官党争。以上六项中的四项,当年明月老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曾详细介绍过,藩王耗费和军户逃亡,我会在本书中详解,这里单讲讲明朝中后期的疆域缩水。
嘉靖三十一年(1552 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率军攻入青海,占领青海北部地区。万历六年(1578 年),俺答汗册封藏区宗教领袖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以此为标志,青藏高原事实上已经奉蒙古人为宗主,明朝所设的朵甘都司乌斯藏都司名存实亡。
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帝,明朝又失去了对辽东都司以外东北地区的控制权。
此后,明朝的实控地域仅限于传统的两京十三省,总面积约 350 万平方公里,远小于同时期的沙皇俄国、西班牙殖民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相当。甚至于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居世界首位的人口数量,也在这一时期被莫卧儿帝国超越。
综上,自万历年间开始,明帝国的实控地域、军事装备、内政治理、财政收入等方面,均已落后于同时期其他世界强国。
1626 年(明天启六年),西班牙军队登陆台湾基隆;1644 年(清顺治元年),俄国探险家波雅尔科夫率军进入黑龙江流域。在全球扩张第一阶段中获益最多的两大帝国,分南、北两个方向出现在东亚边缘。顺治元年即为清朝开端,此时面临十分危险的局势,清帝国就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
清朝前半叶,清朝统治者一方面驱逐外国侵略者,保卫中国领土;另一方面在周边各藩属部族的斗争中主持公道,合理运用战争与招抚的手段,坚持以义击暴、以德服远的原则,最终将整个东亚大陆范围内的藩属部族纳入清朝的直接管辖之下。
1600 年(明万历二十八年)至 1763 年(清乾隆二十八年),是世界范围内大扩张的第二阶段。在此阶段海上扩张的主力是英国、法国和荷兰,陆上扩张的主力仍是沙俄。而这一阶段新增直接管辖领土最多的国家,却并非上述四者,而是清帝国。这段波澜壮阔却又不像西方那般血腥残忍的开拓史,就是本书所要讲述的内容。
冯文鹏,山东烟台人,个供职于某银行。2020年开始在互联网上创作,笔名大鹏人文"主要写作方向为非虚构类历史内容,累计原创内容过百万字,著有《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前清风云录》《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等多个系列性内容。在知乎盐选上发表两个专栏、四个单篇,其中专栏《北境之争》(含 16篇文章)广受好评,综合评分9.4分。
第一章 缘起建州努尔哈赤的崛起
第一节 建州女真
第二节 起兵之前的努尔哈赤
第三节 起兵之后的努尔哈赤
第四节 盔甲的秘密
第五节 辽东军户的悲惨人生
第六节 立业五大战
第七节 强大的军队与拙劣的民治
第八节 三大弊政
第九节 明朝的反击
第二章 皇太极大一统帝国的奠基者
第一节 清太宗文皇帝
第二节 努尔哈赤的三大坑
第三节 抚民篇
第四节 八旗制度第一讲
第五节 集权篇
第六节 拉人篇大凌河之战
第七节 融合篇重建八旗(八旗制度第二讲)
第八节 八旗汉军与红衣大炮
第九节 聊聊皇太极
第三章 瓦剌与鞑靼相杀相爱二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