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是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任勇老师最近几年认真观察、亲身实践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通识性专著。
书中的精彩事例,大到“激活课堂” “超越自我”,小到“记住学生的姓名” “解放左手”,无一不是优秀教师不说却悄悄在做的事。这些不说的事,恰恰是促使其成为优秀的真谛。
阅读此书,立即行动,有助于教师告别平庸,走向优秀。
何谓“优秀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优秀教师?我可以成为优秀教师吗?翻开这本书,你定会找到答案。
其实,优秀教师的成功往往缘于他们比别人“多做了一点点”。读完此书,你不仅会发现那些“一点点”到底是什么,还会受此启发发现更多。
每个人都有成为优秀的可能,不妨从书中提到的事情开始做起,先“优于过去的自己”,最终成为真正优秀的教师。
任勇是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厦门双十中学副校长、厦门第一中学校长。
已编写和参与编写《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为发展而教育》等90余部著作,在《教育研究》《数学通报》《人民教育》等刊物发表各类文章1000余篇。应邀赴各地讲学600余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全国首届“学习型家庭”、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和全国“书香家庭”称号。入选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和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首批专家,福建省名校长和名师培养专家委员会专家。
前言 想说的几句话 >> 1
1 / 每天备课多一点 >> 1
2 / 终身备好每节课 >> 3
3 / 活用教材 >> 6
4 / 重视集体备课 >> 11
5 / 提前几分钟进教室 >> 15
6 / 不带着情绪去教室 >> 17
7 / 记住学生的姓名 >> 19
8 / 尊重每一个学生 >> 21
9 / 教学生整理书包 >> 23
10 / 每堂一赞 >> 25
11 / 每课一趣 >> 30
12 / 每日一题 >> 33
13 / 解放左手 >> 36
14 / 幽他一默 >> 38
15 / 以眼传神 >> 41
16 / 修炼绝活 >> 43
17 / 扬长避短用多媒体 >> 46
18 / 非预设生成 >> 51
19 / 引趣引深 >> 55
20 / 激活课堂 >> 59
21 / 课堂简约 >> 62
22 / 让课堂活而不乱 >> 64
23 / 有意差错 >> 66
24 / 让学生会问 >> 69
25 / 随机应变 >> 72
26 / 课堂结尾巧设计 >> 74
27 /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 78
28 / 提高教学活动的频率 >> 83
29 / 因“性”施教 >> 85
30 / 构建独特的课堂文化 >> 88
31 / 保持亲和力 >> 91
32 / 保持微笑 >> 93
33 / 与生为友 >> 95
34 / 与学生共情 >> 97
35 / 经常换位思考 >> 99
36 / 适度钝感 >> 101
37 / 尽量不“拖堂” >> 103
38 / 让学生上课 >> 105
39 / 指导学生“会学” >> 108
40 / 作业谈心 >> 111
41 / 让学生考教师 >> 113
42 / 让学生出试卷 >> 116
43 / 统计到位 >> 120
44 / 适度“小恩小惠” >> 124
45 / 古为今用 >> 126
46 / 洋为中用 >> 128
47 / 课外导学 >> 130
48 / 步入学科竞赛 >> 133
49 / 适度张扬个性 >> 136
50 / 激情工作 >> 139
51 / 跨学科学研 >> 141
52 / 注重积累 >> 143
53 / 寻找导师 >> 145
54 / 师友资益 >> 147
55 / 乘“机”学习 >> 149
56 / 适时反思 >> 151
57 / 阅读?悦读?深读 >> 154
58 / 博约兼顾 >> 156
59 / 巧用网络 >> 158
60 / 常怀创新之心 >> 160
61 / 积累实践智慧 >> 162
62 / 写些文章 >> 164
63 / 做些研究 >> 167
64 / 在工作中研究 >> 169
65 / 在研究中工作 >> 171
66 / 学做学者 >> 174
67 / 参与课题研究 >> 177
68 / 著书立说 >> 179
69 / 架设心桥 >> 182
70 / 关注细节 >> 184
71 / 爱有其道 >> 186
72 / 私下批评 >> 189
73 / 为学生服务 >> 191
74 / 为家长服务 >> 193
75 / 大胆授权 >> 195
76 / 学习“水”的智慧 >> 197
77 / 超越自我 >> 199
78 / 善于“归零” >> 203
79 / 纷扰中的坚守 >> 206
80 / 与“现代”同行 >> 208
81 / 积极适应环境 >> 210
82 / 时间巧管理 >> 212
83 / 学会“弹钢琴” >> 217
84 / 沉得下去 >> 220
85 / 欲静能静 >> 222
86 / 健康第一 >> 224
87 / 规划教育人生 >> 226
88 / 善于合作 >> 229
89 / 竞而不争 >> 231
90 / 巧借外力 >> 233
91 / 争取单位的支持 >> 236
92 / 得到家庭的支持 >> 238
93 / 辩证育儿 >> 240
94 / 勇于承认错误 >> 244
95 / 研究自己 >> 246
96 / 科学做事 >> 248
97 / 仪表得体 >> 250
98 / 忙闲有道 >> 252
99 / 幸福着追求卓越 >> 254
善于“归零”
在百度上搜索张远南先生,就能得到这样一段文字:
张远南先生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教学经验丰富的著名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对中学数学的“难点”和“亮点”了如指掌。
他常听到一些学生抱怨数学无趣乏味,于是耗费数年心血,或史海钩沉,或点石成金,将一个个与数学有关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魅力,并喜欢上数学。
在20年前,我就在学术会议上见到过张老师。那时,他是福建省南平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奖”获得者,福建省劳动模范,曾经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退休后,他还被评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省人民政府奖励他一部小轿车。
张老师退休几年后,时任厦门一中校长的我,特意聘他为厦门一中“名师工作室”的名师,聘期九个月,负责监控全校数学教学质量。
张老师先是在高三听数学课,除星期天外,他几乎每天都听课,每位老师的课他都听,听完后还要和任课老师交流,探讨教学艺术。高三数学课每天都会有一份自编的练习,张老师有意不要答案,自己坚持题题必做。而有些数学教师,我给他一份外地邮来的数学模拟卷,故意不给答案,他就会立即问:“有答案吗?”
大家觉得张老师的听课很起作用,许多老师经他指点,教学艺术提高了许多,专业功底也得到了加强。于是,高三其他学科的老师,纷纷请张老师去听课,求指导,张老师又几乎听了高三所有教师的课。
“消息”传到其他年段,其他年段的年段长也请张老师去听课,这一听,又听了好多老师的课,还进行了点评。一时间,张老师成了颇受欢迎的“评课师”,老师们要进行公开课或研究课教学,就会请张老师帮忙指导。
那段时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方案》,其中“选修系列3、4”共由16个专题组成,这些专题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并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多数涉及高等数学知识。我到数学组参加教研活动,建议高中数学组的32位教师,每两人一组共同攻关16个专题中的一个专题,编写出该专题的讲座提纲,半年后交稿,力求成为这个专题的“小专家”。
此后,我只要到数学组参加教研活动,就会提起这件事。半年过去了,我却没有看到比较像样的讲座提纲。正当我想在数学组再次强调这项工作时却发现,作为外聘的张老师原本没有“攻关”任务,但他在“旁听”了我布置的任务之后,“悄悄”攻关,竟然在半年内“攻”下了全部16个专题,不!还多了六个专题!
张老师找到我,说很希望能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想请我作序并帮他想个书名。写序,我是很乐意的,只是觉得自己不够格,但张老师执意要我写,我也就不推让了。至于书名,首先要有“高中数学新课程”还要有“模块”,因为多写了六个专题,所以就用了“拓展”一词,最后将书名定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拓展模块》。
张老师送来了22个模块的电子版书稿,我一看又惊呆了,书稿共有60万字, 550多个图形,文字全部由张老师自己输入,图形也全部由他自己制作。要知道,能把这些图形制作成电子版,实属不易!
书稿内容丰富,案例翔实,文笔流畅,很适合中学教师和学生阅读、学习,因此我建议将这本书分上下两册出版。当数学组的老师们拿到这套书时,个个赞叹不已!
一年后,我应邀到北师大厦门教育培训中心讲学,见到了张老师和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数学编辑叶中豪先生,得知叶编辑这次来厦门,除了讲学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为张老师的又一本数学新书《游戏:拍案称奇》而来。
第二年春节,我给张老师拜年时喜获《游戏:拍案称奇》!
我曾经问过张老师,是什么使他拥有如此旺盛的“学术青春”。
张老师用略带南平口音的话说:“归您。”我开始还以为张老师是感激我,急忙说:“全凭您的勤奋与功力。”
我听错了,张老师说的是“归零”。他说:“只有归零,才能腾出空间接纳新的东西。归零,让我们永远年轻,永远青春!”
是啊!学会“时刻归零”,学会“主动归零”。这就是张老师的优秀之道!“只有归零,才能腾出空间接纳新的东西。”说得真好!
禅师说:装满水的杯子,是倒不进新东西的。
当我们有了一些成就时,很容易自满,止步不前,那样就永远也不会提升。只有放低自己的心态,否认自我,用腾空的心去学习,才能使自己不断地进步,才能使自己持续地发展。
否认自我,是要有很大的决心的。否认自我,就是一个不断“归零”的过程;否认自我,就是再次选择新的探索之路;否认自我,就不能封闭自我,永远以学习的心态敞开自我,接受新的思想和观点。
向张老师学习,“归零,让我们永远年轻,永远青春!”
学做学者
初为人师时,没想到自己会走向“学者”。今天想来,“学者”也非难事。师者,教为道;学者,善研究。
教师要学者化,就是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专业中的某一学科领域有精深的研究,形成优化而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较高的学识水平、较强的研究能力、坚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教育经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并且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有创造性的建树,最终成为一个教育家。
学者化是由“教书匠”走向名师、走向教育家的必由之路。学者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学者化是教学提升的需要,学者化是自我成才的需要。
我很赞成董菊初先生在《名师成功论》中提出“学者化——名师的成功之路”的观点,我认为,追求“学者化”,是教师持续发展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
教师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先是书教得比较好,或是班主任当得比较好,这是教师事业发展的基础。但要持续发展,就还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探索教育规律,提升教育实效,进而把研究的东西整理出来,写成文字,形成自己的理论。这其实也就是学者化的进程。
一位杰出教师这样说:要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既要“教”,又要“研”,还要“写”。教是研的前提和基础,研是教的总结和提高,而写则是教和研的概括和升华。
我的成长之路,就是一条逐步走向“学者化”的道路。1986年,我评上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时,代表获奖者发言的题目是“做全面发展的学者型的人民教师”;2000年,我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代表优秀学员发言的题目是“做高素质的新世纪育才者”;2006年,“教育家成长丛书”出版,其中包括《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一书,我在首发式上发言的题目是“成为走向未来的名师”。从发言的题目上就能初步领略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及其“学者化”的进程。
我一直鼓励教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超越我,更好更快地走向“学者化”。当然,我的这个观点也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接受的。有一种观点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教师只要教好书就行。”对前半句我是非常赞同的,但对后半句,我有不同的看法。我并不急于去争论,而是把我的讲话作了些调整,叙述为:“我并不苛求每个教师都要学者化,但一个优秀教师、一个名师应该是一个学者。一个名师的学者化,不是一般的学者化,而应是教育专业化与教育学者化的有机结合。”
名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学者化的过程。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为教师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名师的学者化不是一步到位的,学者化的实现有一个从低层到中层再到高层的过程,而这“高层”是无止境的。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这是名师学者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学者化有什么特征?
一是不凡的学术勇气。要成为学科教育专家,就要有学术勇气,敢于探索和创新,敢于怀疑和否定,为人所不敢为,言人所不敢言,不断提高自己研究的学术层次,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
二是强烈的课题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现问题,不轻易放过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思考并筛选后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定为自己研究的课题。当然,课题的获得还可以有其他途径,但前提是要有课题意识,否则即使有再适合你的课题,也可能失之交臂。
三是执著的探究精神。研究也好,实验也好,著书立说也好,都必须有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探索教育规律也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有这样,才能出成果出经验。
四是全面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建立在信息意识基础上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收集、积累、整理、运用和创造能力的训练。信息素养是以“勤”为前提的,唯有脑勤、眼勤、耳勤、手勤、腿勤,信息才能为你所用。
五是较强的创新能力。人云亦云,不能成为学者。没有自己,怎能有个性?没有个性,怎能有创新?名师之路,其实也是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敢言他人所未语,发他人所未见,示他人所未知。
六是丰硕的研究成果。成果是学者化的标志,是名师成长的轨迹和阶梯。教育研究必求其有成果。只求耕耘,不求收获,是空忙;不愿耕耘,只想收获,是空想。研究者一定要有成果意识,要善于把研究成果“物化”,同时还要推广,使其日臻完善。
远观全国数学名师张思明、刘可钦,近观福建数学名师池伯鼎、张远南,哪一个不是著作等身?哪一个走的不是学者化之路?
学做“学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