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镜鉴: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Mirror of Morality:Chinese Narrative Illustration and Confucian Ideology)2007年由美国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 2010年4月通过选题并开始翻译,2012年初稿完成,又经作者审校,2013年初交齐定稿。拟放入“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在《道德镜鉴: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这本书中,她选取了中国美术史上一种重要但被忽略的图画艺术形式──中国叙述性图画,从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道德等角度对我国皇权时代的由社会精英倡导的叙述性图画进行了一系列讨论,此前还很少有学者就这个问题做过如此综合的研究。全书分为八部分。前四章探讨中国叙述性图画的概念、种类、功能,以及截至唐代时期的表现手法的演变。第五章论述了文人审美兴起后的转折以及李公麟的特殊性。虽然自宋代以后,叙述性图画不被绘画评论家所赞美,但是叙述性图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却并未消失,它们为何存在?被何人资助?又有何政治和文化意义?从第六章开始,作者将论述的重点放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上,以北宋及其以后宫廷中的叙述性图画为例,论述了叙述性图画的三个功能:激励官员、稳固皇权正统性和教育国君。第七章论述了从明代后期开始,宫廷之外的叙述性图画的情况,由于某些官员和精英的倡导以及经济的发展,叙述性图画的市场繁荣,而且结合木刻本得到广泛传播,这时的叙述性图画主要担负了社会教育的作用。作者选取了四个实例:《帝鉴图说》、《养正图解》、《锁谏图》和文人委托制作的《孔子圣迹图》,详细论述了它们的委托、制作以及流行的情况,进一步阐明了它们的政治及社会道德意义。最后一章论述了清朝前半期对具有道德性主题的叙述性图画的委托制作,以及到了清朝后半期这种委托逐渐减少的事实,直至清廷颠覆后,儒家意识形态逐渐不再是中国治国体系的核心价值观,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叙述性图画也随之衰落,全书关于皇权时代的叙述性图画的论述就此结束。
致中文读者
致 谢
导 言∣叙述性图画在中国的社会地位
第一章∣重划中国叙事绘画的概念
第二章∣早期叙述性图画和道德劝诫
第三章∣汉代以后叙述性图画的新策略
第四章∣叙述性图画在唐朝时期之体制的形成
第五章∣转折点和多种价值观的争鸣
第六章∣较晚期的宫廷中的叙述性图画
小型刻的
儒家学者推崇历史事件中蕴涵道德训诫,而展示含有说教目的叙事图画的做法正反映了这一价值观。 他们相信,如果恰当的诠释过去发生过的事件,则可以有助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正如教育性的故事比死板的说教能够更生动地传达道德观一样,描绘有模范作用的个体也可能会打动观者并且激励他们做出相应的行为。周代晚期和汉代的著述中偶尔提及的一些图画作品表明从那时候开始人们就认为绘画能够影响操行。当然,这种影响取决于观者是否能够识别出图像所表达的故事并解读其中的含义。当孔子造访周代的太庙时观赏了描绘古代善恶男女的肖像的壁画,他因此受到了启发而思考过去发生的事件,并从中吸取训诫。孔子在凝视着一幅描绘周公抱着年幼的成王接受周朝官员朝拜的绘画后,声称正是这幅画中所体现的美德是周朝兴盛了几百年的原因。 众所周知,孔子晚年哀叹“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 , 这说明他以周公的视觉形象为榜样,而这一直有助于启发他思考和修习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