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兼美的知名植物系作者蔓玫,亲笔写下再一个轮回。以蔬果为名,记录细腻情感、文化渊源、自然知识。更清丽的画面、更温柔的文字,娓娓道来从田野到菜市到餐桌的种种。古人说,不时不食。每一种鲜果时蔬,都是天时与人情的恩赐。作者立足江南,与你一起回溯身边食物的意义,以及相关植物的性格:艾叶的清苦,荠菜的甘美,枇杷的温柔;一枚桑葚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农业物联网的知识,内容包括农业物联网的概述、农业物联网传感技术、农业物联网传输技术、农业物联网处理技术、农业物联网系统应用等内容。本书围绕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满足职业农民朋友生产中的需求,重点介绍了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成熟技术,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必备的基础知识。书中语言通俗易懂,技术深入浅出
本书介绍了广西天峨县按照农业部要求,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资料为基础,进行耕地生产潜力评价的过程和主要方法及耕地地力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该书可为农民合理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可为农业部门科学组织农业种植生产,进行农业区划提供依据。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丛书》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丛书之一,系统地介绍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包括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概况、大棚蔬菜生产面临的难题、秸秆生物反应堆四大功效及应用效果、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技术(建造准备、内置式反应堆的建造及管理、外置式反应堆的建造及管理、秸秆反应堆田间管理技术)等。
《设施菜地退化土壤修复技术(听专家田间讲课)》在介绍土壤退化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全面详细介绍了设施菜地退化土壤的修复技术,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及农民朋友提供参考和借鉴,以达到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书以地理学、生态学、地球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已有基础,将常规地面调查、遥感监测和地理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从理论和方法层面,研制我国土地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构建土地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监测网络,丰富土地生态系统调查评估理论;并以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黄淮海采煤塌陷区、中原经济区、西部能
全书从系统分析当前我国低产田的状况及主要障碍因子类型等内容入手,提出了低产田的定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书中系统阐述了适用于低产田改良的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创制,包括天然矿物改良剂超微细化活化技术、潜育化稻田缓释氧化剂创制技术、低产田改良专用肥料功能化技术、作物耐盐性的遗传改良技术、抗逆先锋生物互作应变技术、
为客观、全面、系统地记录2016年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本书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理论进展篇、基础建设篇、应用进展篇、地方建设篇、企业推进篇、发展政策篇、专家视点篇、专题调研篇、大事记篇,共9篇37章。报告将全面反映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状况,为业界提供全面反映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的详实资料,适合农业信息技术和农村信息化相
本书共6章,包,测土配方施肥基础、配方施肥中的肥料试验、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经济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果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等内容。
从2007年3月份开始,经多年努力、不断完善与修改,圆满地完成了农业部项目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这次调查工作,共采集测试耕地土壤样本32000个,其中旱田28000个,水田4000个,耕地地力监测点960个。完成肇东市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养分图等数字化成果图件20余份;并建立了肇东市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文字材料方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