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红楼梦研究著作丛刊》这套丛书多收集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作(在选本上多选取图书初版,以还原作品之原貌),这些书籍大部分在1949年后未再刊行,还有部分虽有刊行但与原版内容相差甚远,另外除刊行印本外,本丛书还收录有部分原书手稿也是弥足珍贵的。该丛书第1辑以原版影印的方式共收录民国时期红学研究著作十八种,其中有十一种著作为1949年未刊行版本。本套丛书资料搜集务求全面,少见挂漏缺失;内容编纂精心审慎,尽力条理清晰。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将为致力于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学者提供一套高素质的参考资料。
学友王振良兄,于乡邦文化建设身体力行成绩斐然。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今晚报》,采访、撰稿、编辑的业余时间里,仍耕耘于古代小说园地。振良热衷于收藏旧书,曾从其插架的三万余册藏书中遴选出72种稀见小说研究旧著,对各书作者、编者、序跋评点者及版本源流等进行了详尽的著录、考释后写成专著《黩谈书影录》出版,在业内颇获好评。可以说,他兼具学者、记者、编辑的多重身份。近日,他又担负起自己辛苦搜求的18种民国红学研究旧书的影印、主编工作这当然是件嘉惠学林的好事。在南开大学出版社即将付梓之际,振良要我为这套丛书的学术价值作一介绍。私情公谊,当然义不容辞。
就200多年的《红楼梦》研究而论民国红学(1912-1949)上承晚清余绪,下启新中国开篇,堪称红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五四以降伴随着西学东渐,各种思潮纷至沓来,加之社会转型期新旧思想杂糅,使这个特殊历史阶段的学术呈现出自身特色,从而在学术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学界艳称的一民国学术黄金期概缘于此。《红楼梦》研究作为民国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会折射出特定时代学术环境的底色,不可避免地打上其烙印。
对这18种民国红学旧书进行分梳归纳,从红学流派划分的角度,大致可归为三种类型:红学索隐、考证著述;红学题咏、评点著述;红学杂评、批评著述。
收入本丛中的红学索隐、考证著述共6种。蔡元培作为民国时期教育界、学术界先驱人物,其红学成果自然备受时人瞩目,出版于民国六年(1917)的《石头记索隐》不仅是红学史上标志性的作品,即置于民国学术经典之林,亦当之无愧。考虑到其书作为研红必备之书多次再版,已广泛流行,故在此无须赘述;然而受蔡氏基本研究思路的启发,索隐红学著作以后竞不断出现,如民国十六年119271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的《红楼梦本事辨证》,由于学术旨趣接近且系同乡,蔡元培还为这部著作写过序言。关于此书作者寿鹏飞,权威红学工具书《红楼梦大辞典》对其生平事迹介绍语焉不详,甚至连作者的生卒年都没弄清。其实寿鹏飞与蔡元培一样,红学著述也具有深挚、浓厚的民族主义思想,他在当时也算一个比较活跃的文化人,生于1873年,卒于1961年。差不多与寿鹏飞同时期的红学索隐著作,还有民国十四年(1925)天津大公报馆印行的阚铎著《红楼梦抉微》,基本观点是红楼全从金瓶化出,以致红学史家们对这部著作评价不高,认为它是索隐派中的恶札。不可否认,同红学索隐派的其他著作一样,《红楼梦抉微》也存在穿凿附会的通弊,但其求索的对象,又不是具体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而是将《红楼梦》视为一部虚构的小说,仅仅是在《金瓶梅》与《红楼梦》这两部小说之间寻找内在联系,这正是此书与其他红学索隐派著述的迥异之处,也是其独特价值所在。由于这个原因,有的红学研究者包括阚铎本人在内,并没有将《红楼梦抉微》与其他红学索隐派著述相提并论,这应该是我们重新估衡此书价值的基本出发点。阚铎之后影响较大的新索隐红学专著,当属民国二十三年(1934)由西京出版社出版的景梅九的《石头记真谛》一又名《红楼梦真谛》),堪称红学索隐中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著述此书时的时代大背景,正是山河破碎、黍离麦秀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夜,作者在自序中就表现出沉痛的民族情绪不意迩来强寇侵凌祸迫,亡国种族隐痛突激心潮……颇觉原著者亡国悲恨难堪,而一腔红泪倾出双眸矣。看得出来,《石头记真谛》只是将文本索隐当成手段,而终极目的则是为服务于民众救亡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