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贯穿性的书写对象。
《重建与突围:1980年代小说的家庭叙事研究》以20世纪中国文学对家庭的建构为线索,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民族国家、个人、家庭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以80年代小说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文本,探讨了民族国家话语和个人话语如何在80年代小说中建构家庭表象。一方面,80年代小说存在着一个“回家”的方向和情结,人道主义思潮重新赋予了家庭伦理以“人性”的正面价值,家庭成为反思的载体和“人性”复归的家园,拯救了历经劫难的个人。另一方面,家庭表象的卑微琐屑显示了启蒙视野之下日常生活的异化,个人又寻求超出家庭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
王莉女士的学术著作即将出版,嘱我作序,这部著作是在她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加工、修订而成,对此,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此,欣然接受,并向她表示祝贺!
岁月如梭,转眼王莉博士毕业已五年了。回想她跟我读博的四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往事也历历在目。在我的博士生中,她是最优秀者之一,四年苦读,科研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8篇,主持中央高校自主科研基金项目2项。同时,又能很好地兼顾工作,读博的第一年,就晋升了副研究员。学位论文的撰写也非常出色,首先是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进行自我选题。其次是文学理论基础较好,这可能源于她硕士期间的文艺学背景。再次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受到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好评,并被评为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回到本书上来。本书是研究中国20世纪80年代小说中的家庭叙事。正如王莉在“绪论”中所说,家庭是文学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何以如此?因为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也是人们最重要、最基本的栖息场所和精神家园。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家庭观念,家庭成为社会的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从大家族到小家庭。由此也决定了中国家族书写和家庭叙事文学的繁荣和发展,《金瓶梅》《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家族小说的源头和辉煌代表。20世纪中国文学,家庭书写更是一个贯穿性的叙事对象。五四新文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从家庭叙事开始的,“家”是封建礼教、封建秩序的代名词,是青年人争取独立、民主,以及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禁锢者”,是性别不平等的主要场所。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幸福的家庭》《伤逝》《弟兄》等作品更体现了鲁迅对家庭、爱情、婚姻、事业、兄弟、伦理等问题的深度思考,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家族描写、家庭叙事的先河。叶绍钧、冰心、庐隐、凌叔华等“五四”作家也都展开了对家庭的各自书写,揭示出家庭桎酷、父子冲突等普遍性的问题。到了三四十年代,家族书写、家庭叙事的长篇小说迎来了辉煌,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老舍的《四世同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张恨水的《金粉世家》,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等都是鸿篇巨制和经典之作,展现了鲜活生动的家国春秋。50-70年代,在一体化的文学体制和文学格局中,家庭叙事多以潜文本的形式存在于革命历史小说之中,阶级感情、家族矛盾互为表里,家族叙事和革命叙事双重变奏。《红旗谱》《三家巷》代表着这个时期的成就、特色和局限。新时期以后的80年代,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科学、教育、文学、艺术都迎来了崭新的春天。小说中的家庭书写也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
本书正是选取了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尤其是70-80年代之交和80年代前期小说的代表性文本,详尽探讨了80年代小说如何在现代民族国家话语和个人话语的双重规范下建构家庭,对家庭采用了何种叙事策略?小说中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图景?家庭表象有何特点?存在哪些叙事模式?对这些问题,作者都给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详细解答。读完该书,感到作者以恰当的理论,翔实的作品引证和具有说服力的论证,出色地完成了对这一个个问题的阐释,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
王莉(1975-),女,辽宁北票人,大连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1999年本科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年研究生毕业后进人大连民族大学工作,2013年取得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研究,主要涉及80年代小说研究、女性文学研究、底层文学研究等。自2002年以来,在《当代文坛》《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科研项目6项,其中***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
绪论
第一章 规范一借用:人性话语对家庭的重建
第一节 家庭表象批判功能的建立
第二节 血缘伦理疗救功能的建构
第三节 家庭内部视角的反思功能
第二章 爱情,婚姻
第一节 浪漫爱情
一 革命与爱情
二 理想与爱情
三 人性与爱情
第二节 现实婚姻
一 政治与婚姻
二 现实与婚姻
三 日常与婚姻
第三章 性别话语
第一节 男性的主导
一 家长地位的延续
二 个人主体的性别想象
三 启蒙者的性别身份
四 “男子汉”与民族精神
第二节 女性的突围
一 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两难
二 “铁屋子”的突围与女性主体的探寻
三 象征符号的认同与逃离
四 “好丈夫”对“男子汉”的解构
第四章 父子秩序
第一节 子辈的挑战
一 政治权力的斗争
二 经济。伦理.城乡的较量
三 观念冲突和话语“弒父”
四 “现代化”与挑战的合法性
第二节 子辈的寻父
一 象征之父的寻找
二 传统之父的认同
三 现实父亲的反思与成长
四 成长的仪式:离家/弒父、回家/认父
第五章 叙事模式
第一节 “离家-回家”模式
一 离家的人
二 离家之后
三 回家之路
第二节 “寻梦-梦醒”模式
一 少女梦
二 童话梦
第三节 “彷徨-选择”模式
一 婚恋选择
二 时代选择
第六章 理想主义者的爱情救赎——张洁小说的家庭叙事
第一节 以爱情救赎人性
一 痛苦的理想主义者
二 爱情理想的转换
第二节 由个人之爱走向人类之爱
一 爱情与婚姻的成败转换
二 无穷思爱:由个人之爱到国家之爱、人类之爱
第七章 家庭叙事的个人化——王安忆小说的家庭叙事
第一节 日常生活视域中的个人与家庭
一 由“办公室式的家”到寻常百姓家
二 普通人的事业
第二节 生命的更新与婚姻的围城
一 婚姻与家庭对个人生命体验的更新
二 平淡停滞的围城
三 求新与回归
第三节 女性的家庭
一 家庭的灵魂
二 女性的空间
第八章 乡村青年与城市平民的家庭图景——刘震云小说的家庭叙事
第一节 乡村青年的家庭图景
一 破灭青春梦想的家庭重负
二 逃离又愧疚的“老家”情结
第二节 城市平民的家庭梦想
一 侵蚀个人理想的家庭梦想
二 磨灭理想与奋斗动力的双重性
第三节 平民知识分子对生存的悲悯
一 悲悯生存
二 何以悲悯
结语
附录 论巴赫金思想的核心——“成长”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