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系统梳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现状; 同时, 通过大样本筛查了解6-11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地区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第二部分, 考察6-11岁轻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规则的认知特点, 比较该类儿童与正常发展儿童 (TD儿童) 在社会规则上的认知差异; 进而, 探索6-11岁轻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规则认知背后的内隐社会认知机制与其社交能力、心理理论的关系等问题。第三部分, 根据先前研究结果, 依据社会信息加工 (SIP) 模型相关的干预研究设计并执行干预方案, 提高6-11岁轻度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改善其同伴关系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症状, 并提高他们的内隐社会认知水平。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言语冷漠、举止笨拙、行为刻板,对他人不感兴趣,无法与同伴进行良好的社交互动;他们的情绪理解和表达存在困难,面部表情单一,笑容僵硬,很难准确识别他人的情绪;他们也会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不喜欢被别人打破……这些孩子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才能,例如:喜欢翻阅字典,能准确地说出每一个字的页码;喜欢听音乐,听到某一首歌曲能马上安静下来;喜欢演奏,可能会立即说出钢琴弹奏的音符;喜欢数字,能够快速进行乘法心算;喜欢玩游戏,能把游戏通关秘籍倒背如流;喜欢绘画,可以用画笔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建筑物……当独处时,人们通常会觉得:这些聪明的小孩正在想办法解决一些问题——他们好像在不断思考。但是,抚养者通常会这样评价他们:“缩到自己的壳里,住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边发生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如果你曾经与这样的孩子接触过,当我们描述到这里时,相信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与此类儿童相关的种种异常行为和社交场景。在心理学、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中,这些孩子奇怪的表现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即不同水平的社交互动和沟通缺陷,伴随性重复或局限的兴趣、行为和活动。
由于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注和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在这方面的诊断和评估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症状较轻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进入小学后才会在入学适应、遵守社会规则及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困难。由于这些孩子的智力没有明显损伤,且可以基本完成学业任务,因此,他们遇到的这些“社交互惠性”问题经常被家长、教师和同伴忽视。在班级中,这类儿童也经常被误解,被排斥,甚至被边缘化……长此以往,这些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学校里的行为表现会越来越怪异,越来越孤独;他们的成长环境、学习环境和生存质量也会陷入恶性循环,进而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经过大量国内外文献梳理与实践调查,笔者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申报并完成了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及融合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14BSH088)。本书是对该课题部分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与梳理。
本研究在梳理以往有关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探索了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规则的认知及促进策略。研究1综合采用问卷法和教师提名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了大样本的筛查,以6-11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地区检出率、人口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以Killen和Smetana的“社会认知领域理论”为研究范式,考察了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社会规则方面表现出的认知异常,从允许性、严重性、合理性、普遍性和权威依赖性这5个判断标准切入,系统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规则的认知特点。研究3以Crick和Dodge提出的“内隐社会认知模型——社会信息加工SIP模型”为研究范式,系统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异常社会规则认知背后的内隐社会认知机制。研究4以“社会信息加工SIP模型”和“认知行为疗法”为理论依据,以相关干预研究为实践依据,结合先前研究结果,设计并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方案,其目的在于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改善其同伴关系及孤独症谱系障碍症状,提高他们的内隐社会认知水平;为促进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推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融合”提供有效建议。
作为课题主要参与者和本研究负责人,笔者负责本书的大纲制定、框架设计、内容撰写和编辑、各章节修改及最终定稿。全书撰写阶段,得到了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张向葵教授高屋建瓴的指导和细致耐心的修改。北华大学王丽英教授和林永柏教授在整个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提供了专业支持和无私帮助。宋琴、戎瑶、原欣琪、乔欢、王彤文、於草草、张艳娇、孙成龙和车向通等人参与了实践调查、访谈和具体干预活动实施等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
尽管本课题已经顺利结项,但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仍然在路上,笔者希望继续为该群体儿童和其他特殊需要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书特别感谢:北华大学在学术专著出版方面的资助;中残联康复部二处韩纪斌处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贾美香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姜志梅博士等前辈的解惑、支持和鼓励;长春师范大学的孙杨老师、左恩玲老师和吉林外国语大学的丁相玲老师在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研究程序和数据处理过程中给予的帮助、支持和鼓励;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迟晓军主任和沈阳师范大学祖静老师在论文撰写和修改过程中提供的贴心帮助;东北师范大学王元老师、赣南师范大学邓小平老师、长春师范大学冯晓航老师等众多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的关心和爱护;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于胜刚院长、冯茹副院长、杨风云主任和闻明晶主任的关切和支持。此外,还要感谢所有参与本研究的小学校长和教师,您们对小学教育的热忱、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期盼和付出深深打动了我;感谢每一个特殊需要儿童背后的家庭和天底下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父亲母亲们,是您们的永不言弃让孩子们能够生活在爱的海洋;感谢每一个特别的孩子,是你们为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增添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由于本研究时间有限,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规则认知的干预研究效果只进行了短期追踪,无法验证其长期效果,且干预方案应用于普通小学心理健康课堂的可推广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另外,由于水平有限,本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田金来,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北华大学心理系副教授(B2岗),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特殊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讲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犯罪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等课程。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导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儿童的孤独症谱系障碍
第二节 儿童的社会规则认知
第三节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规则认知
第二章 问题提出
第一节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第二节 研究的总体思路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假设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三章 研究1: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第四章 研究2: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规则的认知特点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第五章 研究3: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规则的认知机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第六章 研究4: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规则认知的干预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第七章 综合讨论
第一节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规则的认知特点
……
第八章 总结论
第九章 教育建议与对策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