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 黎族卷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这套丛书编选了各个少数民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王海
黎族是一个聚居于海南岛内、目前有120多万人口的民族。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黎族社会历史进程非常缓慢,以至于到了20世纪70年代,其文学发展都还一直停留在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阶段,这种状况直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才开始得到初步改观。至此,黎族有史以来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才有了作家文学的概念。 从总体上看,新时期黎族作家文学的发展,按时序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王海 黎族是一个聚居于海南岛内、目前有120多万人口的民族。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黎族社会历史进程非常缓慢,以至于到了20世纪70年代,其文学发展都还一直停留在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阶段,这种状况直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才开始得到初步改观。至此,黎族有史以来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才有了作家文学的概念。 从总体上看,新时期黎族作家文学的发展,按时序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这是当代黎族文学的发轫期,也是创作活跃期。这一阶段,首批黎族作家如龙敏、王海、王艺、董元培、符玉珍、马仲川等,他们依托当时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文化局主办的文学刊物《五指山文艺》在文坛崭露头角,陆续于各级文学刊物发表了一批小说、诗歌、散文作品,结束了黎族没有书面文学的历史,开创出黎族作家文学的新局面。这一阶段标志性的作品有:王海在1979年第3期的《五指山文艺》发表了黎族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采访》,龙敏在1986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黎族文学史上第一部中篇小说单行本《黎乡月》。此外,符玉珍的散文《年饭》,龙敏的短篇小说《年头夜雨》,黄学魁的诗歌《东方夏威夷》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当代黎族文学正是在这种创作队伍人数不多、没有书面文学传统基础可言的情境下,以其微弱的声音显示出自己的存在,形成了自己历史的发轫的。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 90年代,主要代表作家有亚根、高照清、黄学魁、黄照良、韦海珍等,他们创作的主要形式是散文和诗歌。这一阶段的黎族文坛相对比较沉寂,创作数量少且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出现较具影响力的作品。这与当时社会经济转型对文学的冲击有关,多元的精神文化消费选择逐渐消减了人们对文学关注的单一的热情;也与海南建省后《五指山文艺》杂志的停刊有关,黎族作者们失去了发表作品的主要园地。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上述几位黎族作家的文学坚持就十分难能可贵,他们在当代黎族文学发展史上肩负的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并为自己的后续创作积累了能量。如进入新世纪后,亚根、高照清、黄学魁等都成为了黎族文学创作的中坚。 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至今。这是一个新人辈出、佳作迭现的阶段。除了前两个阶段的不少作家如龙敏、王海、亚根、高照清、黄学魁、黄照良、董元培、马仲川、苏庆兴、王平、李美玲等继续为黎族文学事业贡献他们的新作外,更为可喜的是一批人数渐多的新秀陆续步入文坛。如黄仁轲、郑文秀、李其文、唐崛、谢来龙、唐鸿南、叶传雄、符永进、邢曙光、符凤莲、王蕾、刘国昌、黄明海、钟少勇、符昌贤、黎家璇、苏文殷、金戈、胡天曙、容师德、王谨宇、陈道飞等等。在他们中间,有些是起步较早但主要创作成果的显现是在新世纪的,有些则是纯粹的新人。 21世纪黎族文学最显著的成就,当属长篇小说创作领域的开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是龙敏。龙敏属第一代黎族作家,在20世纪90年代鲜有作品发表,经过了近10年的蛰伏之后,厚积薄发,于2002年推出50万字的长篇小说《黎山魂》。同一年内,新人黄仁轲也出版了长篇小说《张氏姐妹》。《黎山魂》和《张氏姐妹》的率先出版,刷新了黎族当代文学没有长篇作品的记录,在黎族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此后,亚根、黄明海也相继出版了数部长篇小说。这批长篇小说的出现,在当代黎族文学发展史中意义重大,标志着当代黎族文学创作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这一阶段,还有不少作者纷纷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据统计,自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长篇小说在内,黎族作者出版的各种文学书目已经超过40部。这些书目总体上看数量还不太多,而且其中不少是10余万字的小册子,水平也参差不齐,能够真正以高质量的创作而赢得学界和读者关注者不多。但对于一个只有30余年作家文学发展历史的特定的少数民族而言,这批书面文学成果能够以独立著作的形式面世,无论如何都是具有着某种特殊意义,代表了黎族文学创作的整体性突破,显示出黎族作家文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新时期的黎族文学历经30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不少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各式作品,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创作形式的多样拓展。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黎族作家文学刚刚起步的阶段,不仅作者人数少,发表的作品也大多比较粗糙、幼稚,除了黎族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的搜集整理之外,只有少量的诗歌、散文和为数更少的短篇小说,体裁样式非常单一。经过30余年的发展之后,创作形式也仍然难以说得上是品种齐全,但总体上还是呈现出不断拓展的态势,并且不乏骄人的成果。譬如,小说创作方面,长篇、中篇和短篇三种形式并存,尤其是长篇小说这种形式的出现,更是黎族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跨越性突破。散文创作方面,杂文、随笔、游记等应有尽有,叙事、抒情、哲理、议论各显所长。诗歌创作方面,有自由诗、韵脚诗、散文诗也有格律诗。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有对民间文学现象的研究,也有对当代黎族作家作品的评论;有整体的系统观照,也有具体的个案分析。 二、创作题材的多向开掘。发轫于新时期的黎族作家文学在其起步的最初阶段,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创作,黎族作者们在题材的选择上涉猎面都比较狭窄,主题也比较单一,多为配合时政的宣传或对生活简单的直观记录。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不同阶段的黎族作家们的共同努力下,黎族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已经由弱渐强,不断提升,不仅是在艺术形式方面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迹象,题材领域也日益扩大。从历史发展的纵向延伸来看,虽然还远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编年史,却也从古至今都有涉猎。从横向考察,当代黎族文学创作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就大处说,既有历史的观照,也有现实的描写;既有本民族乡土生活的记录,也有现代都市故事的讲述;既有弥漫硝烟的战争场面,也有恬静秀美的田园景观……就小处而言,山寨农家的日常起居、生产劳作、爱情婚姻、民情风俗,以及农场生活、校园生活、城镇生活……都成为黎族作家们创作观照和把握的对象;心灵的一丝悸动,生命的点滴启悟,情感的细微触动等等,都入文入诗。所有这些,都表明了黎族作家创作眼界的扩展和驾驭题材的功力提升。 三、民族生活的多面展现。题材的不断拓展,使新时期黎族文学的创作内容更为丰富多彩,特色更为鲜明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作家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能够及时地捕捉时代的信息,真实地描画出本民族人民在新时期的生活变迁和思想风貌。这一特点,比较突出地表现在新时期初期的创作中。黎族作者们或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及时把握,向人们讲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五指山区发生的新变化,歌颂党的富民政策给黎家带来的新生活;或者通过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家庭事务的处理、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时代发展给人们带来新生活的同时,现代文明意识也对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产生着剧烈的冲击。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之间所具有的那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其次,新时期黎族文学的创作特点,还突出表现在对本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褒扬之上。这是新时期黎族文学创作中比较普遍的一个主题。许多黎族作家的创作,多是将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思考的起点,表现出一个特定民族在久远的历史中形成的特定的道德观念,以及在观念的规范中对美的赞颂和对善的张扬。 第三,与传统继承紧密相联系的是,在许多黎族作者的创作把握中,还突出地表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了重新的审视。而这种审视,又是以现代意识和现代文明作为参照的。因此在黎族文学创作中,以新的思想观念去考察社会、思考问题、揭露矛盾、反映生活,也就成为了许多黎族作者创作中的一种自觉。 总之,当代黎族文学30余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一种历史性的跨越,当代黎族文学的发展未有穷期。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